其他
券商大降薪!
来源 | 上海证券报
出差标准下调、客户招待费用标准降档、金融数据服务商账号数量缩减……随着市场环境及监管环境的变化,“降本增效”成为券业近年来的“主旋律”。在一系列控制成本的举措背后,2023年证券公司的成本究竟减少了多少?2023年券商人均薪酬普降券业作为人员密集型行业,人力成本向来是其主要的支出方向之一。减薪、裁员,甚至取消发放年终奖……近年来券业降薪传闻不断,2023年年度报告从侧面证实了这绝非空穴来风。
截至3月31日,在已披露年报的22家上市券商中(剔除了三家控股券商个股,下同),有11家券商的人均薪酬较2022年出现下滑(按应付职工薪酬合计/员工总数计算);若同2021年比较,有18家券商的人均薪酬出现下滑。
若按照包含公司为员工支付现金的广义薪酬口径来统计,截至3月31日,共有13家券商的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,占已披露年报的22家上市券商的近六成。
具体来看,中原证券2023年人均薪酬33.55万元,较2022年下降13.23%,降幅最大。两家头部券商中金公司、国泰君安紧随其后,2023年人均薪酬分别为69.72万元、64.75万元,较2022年分别下滑11.34%、9.39%。人均薪酬较2022年降幅超过5%的还有华安证券、中国银河证券。
相较于2021年的数据,券业“降薪潮”的趋势更为显著。海通证券以40%的人均薪资降幅高居首位;招商证券、信达证券、中原证券、广发证券、中金公司的人均薪资幅度在30%左右;国泰君安、中信建投、中信证券的降幅则超过10%。
不过,2023年也有部分券商人均薪酬逆势增长。除中泰证券报告期内人均薪酬大幅上升47.29%外,国海证券、西南证券、光大证券的人均薪酬分别较2022年增长了19.95%、15.64%、11.42%。其中,国海证券的员工人均薪酬逆势增长可能与公司员工人数减少有关。该券商2023年员工人数减少近400人,下滑近10%。
高管“超高薪”成为过去式在员工薪酬普降的同时,高管的“超高薪”也成过去式,“千万年薪”几近绝迹。
Choice数据显示,在已披露年报的22家上市券商中,共有19家券商“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”出现下滑,占比超八成。
从降幅来看,国泰君安的高管2023年度薪酬总额为2158.85万元,较2022年下降超过25%。此外,西南证券、东方证券、国联证券、中金公司的高管年度薪酬总额较2022年的降幅超20%。
从更长时间轴看,中金公司的高管薪酬总额自2021年的9441.6万元锐减至2023年的3266.6万元,降幅高达65.4%。此外,西南证券、申万宏源、海通证券的高管薪酬在2021年至2023年间几乎“腰斩”。
从绝对规模来看,中信证券董监高降薪规模为2023年行业之最,年度薪酬总额继2022年减少6246万元后再减少941.14万元。不过,2023年当期中信证券董监高薪酬总额合计达9463.06万元,排在行业首位。
此外,中金公司、中信建投、东方证券三家券商的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“缩水”800万元以上,国泰君安亦减少逾700万元。
业务费用支出刚性不减
值得注意的是,人力支出虽然有所下降,但券商在2023年的营业支出总额呈现出较强刚性。已披露年报的22家上市券商2023年营业支出合计2518.4亿元,与2022年的2515.16亿元几近持平。具体来看,券商营业支出中的主要项目为业务及管理费,占比超70%,该项目下22家券商合计支出1851.73亿元,同比增长3.86%。22家券商中,信达证券、中原证券、中金公司、东方证券、方正证券五家机构的业务及管理费用较2022年有所下降,占比约两成。其中,同比降幅最大的券商为信达证券,公司2023年业务及管理费17.68亿元,比2022年度的19.50亿元减少1.81亿元,减幅9.3%。主要变动原因是公司优化费用结构,业务费用减少。
中金公司2023年业务及管理费用支出158.23亿元,同比下降6.14%。该机构表示,受2023年资本市场表现承压的影响,集团经营业绩较2022年有所下降,员工成本随之相应下降。
也有券商选择在行业低谷期逆势布局。例如国联证券2023年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上涨31.2%至21.5亿元。公司对此解释称,主要系企业收购、业务转型过程中加速引进人才、拓展业务所致。此外,国泰君安、中泰证券去年业务及管理费用上升,均因并表旗下基金公司所致。
还有部分券商因大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导致2023年营业支出上升。海通证券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为31.89亿元,在22家券商中最高,较2022年的16.66亿元上升91.44%。公司对此解释称,是由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所致。
从各家公司看,业绩排名居前的大型券商,其营业支出也远远高于同行。中信证券、华泰证券、中金公司去年的业务及管理费用分别为289.92亿元、170.79亿元和158.23亿元,远超22家券商的平均值84.17亿元。招商证券、中泰证券、东方证券、光大证券和方正证券5家券商的业务及管理费用在50亿元至80亿元之间。
业内人士认为,相对于收入的高波动性,证券公司业务及管理费用往往具有一定刚性。于券商而言,即使在资本市场下跌导致收入减少时期,一些固定费用依然必不可少。
沪上一位非银分析师表示,经过2019年至2021年资本市场的一轮上涨行情,各家证券公司在员工人数及人均成本上均有了一定幅度提升。虽然员工成本中奖金等部分属于可变成本,但相对于收入的大幅波动而言,仍显得弹性不足。并且,近年来金融科技崛起,多家券商大幅加大研发投入,亦是拉高券商费用的重要原因。后续,“开源”对当前“马太效应”愈发明显的证券行业而言有一定难度,成本费用控制将成为决定业绩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版权声明:所有瑞恩资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创文章,转载须联系授权,并在文首/文末注明来源、作者、微信ID,否则瑞恩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。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。
更多香港IPO上市资讯:www.ryanbencapital.com香港外资投行急了,一遍一遍的梳理pipeline和客户覆盖,今年或有大规模lay off内卷严重,32岁投行人辞职,存53万积蓄考虑香港开Uber、深圳开律所香港外资投行男,周末兼职的士司机,最高半天曾赚2500元香港上市中介机构排行榜 (过去两年:2022年&2023年)相关阅读
香港IPO市场冰火两重天:73家新股2023全年表现,36家破发、15家跌幅逾50%